8歲童肌萎加過度活躍父母深信鬼上身 精神科醫生:父母心病比子女更難醫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05/03 12:25

最後更新: 2018/05/03 12:58

分享:

分享:

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陳國齡看症無數,慨嘆香港父母有3大「心病」,而「父母心病比子女更難醫」。(湯炳強攝)

「陳醫生,我的兒子終於見到鬼了!他是被鬼附身,不是有什麼肌肉病!」一個患遺傳性肌肉萎縮症、以及出現過度活躍徵狀的8歲男孩子、與一對無法接受兒子患病的父母,最終全家患上妄想症。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陳國齡閱症無數,慨嘆香港父母面對有問題的孩子,有3大「心病」,坦言「父母心病比子女更難醫」,孩子卻往往因此錯過治療精神病的黃金時間。

那個見到鬼的家庭

陳國齡憶述,那個聲稱見到鬼的家庭,兒子小新6歲時,因過度活躍及專注力失調見精神科,同時患遺傳性肌肉萎縮症的他,其舅父及哥哥同患遺傳性肌肉萎縮症,患此症者一般活到20多歲便離世、舅父已離世、哥哥則於10多歲已需要坐輪椅。

父母照顧辛苦,亦無法接受小兒子患病事實。最後一次會見時,父親一臉興奮的跟陳醫生說,兒子不會再回來覆診了,究其原因,是父親得到一個答案:兒子是被鬼附身才患病;後來,竟連小新的媽媽、甚至是小新自己都看到鬼了。陳國齡一臉難過的說:

這是集體妄想症,他們想逃避心理上的痛苦,寧願相信鬼神!

她在新書「揭開神秘的面紗」中,輯錄連小新在內的數十個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真實個案,如自閉症、抑鬱症等,盼孩子及早接受具實證的治療、父母能勇敢面對病情。

瑪麗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主管陳國齡慨嘆:「父母心病比子女更難醫!」她在新書「揭開神秘的面紗」中,輯錄數十個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真實個案。(湯炳強攝)

家長有三大心病

據統計數據,本港17/18年度18歲以下精神病患者人數近3.4萬人,較兩年前大升17%。無奈地,作為醫者,她最怕的不是工作量大、人手不足,而是明知孩子有路可走,明知配合藥物、心理治療可以醫好疾病,惜不少人礙於「精神病」這三個字:

打死都不肯看醫生、打死都不肯食藥、打死都不肯入院。

在陳國齡眼中,本港的家長有三大心病:

1. 家長父母不想讓學校知悉子女病情,怕被歧視;
2. 父母對小朋友抱很大期望,誘發子女情緒病;
3. 不接受孩子有自閉症或智商等問題,白白浪費黃金治療階段。

一些高危孩子,比如較內向、有家庭情緒病史、性格天生較難相處、敏感等,或來自單親家庭,處於壓力下就易患抑鬱、焦慮。而不少家長不接受孩子有問題,如患自閉症或智商有問題,父母不想面對現實,部分甚至會吵著指「孩子沒問題」、「我個仔好叻」、或是說想先試試補習等,白白浪費黃金學習階段。

她曾勸父母讓孩子入讀特殊學校,豈料由孩子小學一年級開始、一直講到六年級,孩子因完全追不上主流學校進度才入讀,她形容,孩子當時已被同學欺負,失去自信:

這幾年他原本可以學習自理,從基本語文知識學起,最後卻出現焦慮情緒、發脾氣等。

父母與孩子兩敗俱傷,陳國齡也感到無力,認為原因與現時社會競爭太大,加上一個家庭往往只有1至2名小孩有關。萬千寵愛在一身,亦讓父母與孩子更輸不起,直言:

父母想給子女最好的教育,什麼都要爭,導致精神病早齡化。

患精神病不代表差劣

父母有心病,靈丹妙藥在哪兒?陳國齡認為,最重要是主流社會願意了解精神病為何物。

精神病是因為腦部出現障礙、環境壓力所致,就像糖尿病、癌症一樣,不代表你是差劣,但現時多數只有明星夠膽承認患病。

精神科個案不是一朝一夕便可處理,但陳國齡笑言,他們每一個都像自己的孩子,看到他們成長、改變、進步,最後她像普天下的媽媽一樣不捨地放手。

走在這條反妖魔化標籤的路,為了孩子,她從不言悔。

更多有關精神病的報道:

【延伸閱讀】別人說精神病人太瘋癲 醫生:他們不是危險人物

【延伸閱讀】走過3年抑鬱路轉投生命教育 DSE老師:將自己的傷口變成他人的祝福